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

為何忙、為何累?

為何忙、為何累?   早上起床,一直在掙扎,是否要到宿舍附近的運動場跑步,因為運動場距離宿舍,大約有15分鐘的路程。就在掙扎之際,索性就先在房間裏,做起了柔軟體操。也就是在我做暖身操的過程中,我發現宿舍中的地板,有一點骯髒,許多地方都陳積了灰塵。   看到這樣的狀況,我忍不住拿起了擦地板的抹布,將地板上的灰塵擦拭乾淨。怎麼地板旁邊的書櫃子上,也都是灰塵?這樣感覺跟乾淨的地板,很不搭調。所以我將抹布洗了乾淨,又回過頭去,擦了擦這個書櫃子。這個書櫃子擦完後,我覺得有點在流汗了,又看到接連的電腦櫃子的面板,也沾染了灰塵。   我心裏想,今天的運動,乾脆就是將宿舍的櫃子,通通擦拭一遍吧。終於,我花了將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打掃,並留下比較難處理的洗手間,打算明天再繼續。今天打掃宿舍裏,雖然花費我不少時間、體力,但卻有一種,重新貼近「家」的感覺,因為這是自己,為了維護這個家的整潔,親自付出了心力與時間。   也因為這樣,我覺得打掃宿舍環境,不單可以讓自己,享受整潔的外在空間,並且達到運動健身的效果,更可以拉近自己與環境的情感。相較之下,我也看到許多忙碌的現代人,每天工作奔波在外,因無法顧及家務,所以聘請了外籍勞工,幫忙他們打理家務。結果,不單降低自己與家庭的連結,也減少了勞動流汗的寶貴機會。   當然這些人可能也意識到,整天處在辦公室裏,還是需要從事一些休閒活動或運動,才能維持健康。所以,他們可能運用工作的一小段空檔,到健身房去操作各種健身器材,試圖讓自己,還能保有良好的身材或健康。只是想想:為甚麼我們要把自己的生活步調,弄得這麼忙?   明明在日常生活中,就有很多機會,讓我們既能維持健康、又享有溫馨的家庭生活,為甚麼我們還要花大把金錢,去聘請專人打理家務、到健身房健身?教授曾經在課堂上問同學們:「來念研究所的目的是甚麼?」   最常聽到的答案,幾乎都是「未來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」。   聽到這樣的答案,教授繼續追問:「那找到好工作之後呢?」聽到這樣的問題,同學的答案不是說「自己開店當老闆」,就是滿臉狐疑、目光呆滯。於是,教授繼續問那些想自己創業的同學,「當了老闆之後呢?」   這些同學的答案,可能最終就是止於「賺更多錢」,而無法再提出甚麼,具有建設性或創意的答案了。   我想不僅是我們如此,社會上多數人,也都是這樣,每天都覺得被外在環境的壓力,壓得喘不過氣,但是卻甚少仔細去思考「為何忙、為何累?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