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良 師

良 師   從小學到大學,遇到不少老師,好的,不好的,都有。   十多年的求學生涯,讓我覺得良師真的不易有,我僥倖遇過幾個,終生受用。   小學在北角「端正」中學唸,有兩個教中文的老師,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其一是何守祥主任,胖嘟嘟的身形,臉上總掛住微笑,他只教過我一個短時期的中文,可在他的循循善誘底下,我愛上了作文。何主任後來轉業中醫,原來他是醫學世家,現在他的侄女在銅鑼灣掛牌,每天診所門外排滿了長龍。   另一位後來更是赫赫有名,便是蘇文擢教授,他是經學大師,那時候卻屈就於「端正」,上小六時,教我們國文。   蘇老師的樣子好有趣,活像《射雕英雄傳》 的周伯通,我們背地裏都叫他作「老頑童」。   這個老頑童,當時我們不知其厲害,後來才知道他是「經學」專家,跟專門研究柳宗元的章士釗齊名,有「南蘇北章」之稱。   後來中文大學破格請蘇老師去講學,總算讓老師能一伸抱負。   中學唸「慈幼」,遇上盛熊運老師,也是教中文,他特別厚愛我,我的作文篇篇是80分,有同學不服氣,向他抗議。   盛老師說:「葉關琦(我的真名)離經叛道,總有他的新意思。」我作文偏好跟老師唱對台戲,不依章法出牌,譬如文題是「母親」,人人都說如何喜愛母親,我偏偏一下筆就說憎恨自己的母親,這種反叛手法,也不是每個國文老師能接受的,像章啟佑老師,他給我的作文打「50分」,僅僅合格,理由是「天馬行空,胡作一通」。   章老師喜歡同學按他的格式作文,只要依樣葫蘆,保證得高分。可我不希罕,我行我素。   唸「慈幼」時,也遇到過一個好的數學老師張承光,他教數學,不循舊規,把算題寫在黑板上,先讓學生來算,算不來,他才上陣釋疑,這方法很有啟發作用,那時我的數學有85分。後來張老師轉到別校,由溫昭琥老師來教,我的數學立刻不合格,這可見老師對學生的重要。   一生遇老師,多矣!在心中刻上的良師,實在寥寥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