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3日 星期三

普通話比英語重要

  普通話比英語重要   中秋及國慶長假期,內地稱為「雙節日」,普通話是這樣說的。我自己則享受假期,月餅及煙花及星光忙過不了,不知今夕何夕。如果有個由外星來到的考察人員,要考察港澳這兩個,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及第一賭城的成功秘訣,看見此地的語文政策,一定覺得港澳人難以理解。   10年前浩浩蕩蕩地邁向母語教學,今日又平地一聲雷的,變相重整英語教學的旗鼓。這位外星考察人員,和在西方國家考察的外星人交流一下,他就會更吃驚,因為視語文為籌碼,如此賭一鋪的社會,實在不多,涉及的語言,是來自兩個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的,就更加罕有。到底港澳想培育怎樣的下一代?   假使這位外星考察人員,很盡忠職守,而且深信香港這個東方之珠,會在21世紀,繼續保持它的傳奇地位,它會像《E.T.》電影裏的主角一樣,跟香港的小朋友做朋友。於是他發現這個小朋友,雖然已入中學,學了5、6年英文,但和家人、朋友溝通都用廣東話。   令他更奇怪的是,小朋友雖然不在日常生活中用英文,但堅信英文重要,甚至比中文更重要。外星人於是問小朋友為甚麼。小朋友很理性地回答:大學裏用的教科書,很多都是英文,如果到外國留學,用英文的機會就更多了。那麼為甚麼用中文?索性放棄中文好了。   不能,小朋友說,中國大陸是極有潛質的市場,有很多賺錢機會。外星人問:如果你不用學英文,也會賺到大錢,你還會學英文嗎?小朋友沉默了。別說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,西方次按問題出現後,不少投資家和經濟學家,都認為次按一役,可能加速世界經濟重心的東移。   不要說永久東移吧,如果在未來20年,中國經濟增長持續,小朋友投身社會之時,只需要有良好的中文水平,能和大陸人打交道,就不愁沒有就業機會、沒有發達機會。要是經濟重心,持續留在東方一段時間,慢慢地,西方的新一代自然會學中文。在英美,已經有中學把中文,列為學生可選讀的第二語言。   假以時日,更多來中國經商的西方人,會使用中國人的語言。前幾天在蘇豪區,碰到一個在上海經營酒吧的歐洲人,他不斷地說:有一天,全世界的人,都會學普通語,普通話會取代英文,成為世界語言。他還說:大家看吧,這一天會來臨。   也有人相信,在未來的十多年裏,英文將會依然佔據,一個不可被取代的地位。因為試想想看,現在世界上的人,都以甚麼語言作為主要的「共同語言」?那便是英文,而不是普通話。即使這要變,也最起碼要幾十年的時間了。總的來說,我相信學普通話,英文都是很重要的,兩者之間也沒有存在衝突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