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0月21日 星期日

低溫對學習的影響

低溫對學習的影響   學校同事之中,有些怕凍,有些怕熱,每每是各走極端,同學們也是。現實很多時是,怕熱的人,會將冷氣開得很大,而怕冷的人,多數會默默忍受,多穿一件外套算了,否則可能會引起爭執。而我學校的校長,是一位怕熱之人,因此大局定了。很多辦公室及學校,都使用中央冷氣,不容易調校溫度,我的學校也是。   原來,有時冷氣凍得過分,會影響員工的工作效率,以及學習進度。最近美國Cornell大學,對一間保險公司進行研究,發現當辦公室的冷氣溫度,降至攝氏20度,員工工作時出錯的機會,將提高44%,而且工作效率,比攝氏25度時低一半。公司把冷氣溫度調得太低,不但耗電浪費兼不環保,而且會大大降低,員工工作效率,應該盡量避免。   冷氣溫度太低,身體便需要虛耗能量來保溫,令較少能量可以用於腦力,因而令工作容易出錯。小妹從來沒有聽過類似的「能量理論」,對此並不同意。要是每逢溫度下降,人體花了能量來保暖,便會影響思考能力,那麼所有住在寒冷國家的人,其思考能力都較低,或工作效率較差。   事實卻不然,應該沒有這回事吧。溫度太低,身體當然要花更多能量來保暖。當消耗能量後,可能會令人更快肚餓,卻並不一定會影響思維和工作效率。另一群學者認為,大腦感應溫度的部分,跟體驗信任,是源於同一個腦區。因此較高溫的環境,可以令人感到信任,也可以提高員工對工作的滿足感。   因此無論原因為何,高溫較低溫對工作及學習,有正面的影響。照這樣說,企業經常把冷氣大開,把溫度調得極低,其實是大錯特錯。低溫容易令員工工作出錯,反而高溫可令人提升工作滿足感,而且調高冷氣更省電,實在一舉多得。學校課室的冷氣太勁,溫度太低,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。   最近環保團體環保觸覺,接獲十多宗來自4間大學的低溫投訴。學生及教授指出,大學內的大堂、走廊及課室,均有冷氣過凍情況出現。該團體派員到多間大學,以電子溫度計測量室溫,收集了約200個數據,發現半數溫度低於攝氏23度,屬溫度偏低。其中香港大學多個樓層的走廊,氣溫只有攝氏18度,中文大學亦錄得攝氏20度的低溫。   眾所周知,冷氣過冷,不但浪費電力,而且有欠環保。低溫影響集中力和工作效率,也會影響學生的思考和學習效率。小妹個人認為,大學把冷氣溫度調得過低,是人為疏忽所致。有些人早上開冷氣,以為把冷氣調到最低,便可以加快冷卻房間,其實不然。中央冷氣所用的是恒溫方法,當設定溫度比室內溫度低,冷氣壓縮機便會啟動。   當溫度下降至設定溫度,壓縮機便會暫停。冷氣機並不會因為設定的溫度低,而加速製冷。由於開動冷氣時,已把溫度調至最低,以為這樣可以加速製冷,到室溫到了合適溫度時,便可能忘記把恒溫器,設回合理溫度,於是才會有樓層錄得18度的超低溫。其實想要冷氣機加速製冷,調低溫度並沒有用,反而把風力加大,促進空氣流動,便可以加快製冷速度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