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7日 星期日

教師暑假工作多

教師暑假工作多   暑期在望了,完成八次監考、改好三班中文卷一和卷二,一共二百一十份、改好一班中四級通識,三十份、改好五班中五通識卷二,九十一份、改好兩班中三通識卷,七十二份、改好一班中五級獨立專題探究,二十五份,以及輸入相關的十種分數、改好兩班中三級專題探究計劃書,七十二份、改好六十六份中五級通識功課,並趕及在試前派回。   跟着是計算和輸入七個班別的積分、主持三個通識科會議、出席一個通識科會議、出席課外活動委員會會議、出席教育局講座籌備會議、替出版社寫好本年度最後一份筆記、着手籌備三個大型試後活動、約見十二位通識肥佬得離晒大譜的學生,逐個單獨教導,以及訓話一番之後,便是我的假期。   約好那天,卸下所有擔子,只和同事們去遊玩。管他天塌下來。「你的日子如何,你的力量也必如何。」我大概明白是甚麼意思了。可是,近年不少學校,於暑假期間舉辦補課、遊學團等活動,不少教師暑假期間,亦要回校工作。有調查發現,受訪中學教師中,四成人士表示,暑假期間休息不足,當中有近八成要回校工作。   進行調查的機構認為,教師壓力瀕臨「爆煲」,促請政府設立標準工時,教師暑假期間,可獲連續二十八天的有薪假,讓身心得以休息。香港女教師協會聯同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組,在五月以問卷訪問了三十間中、小學,合共七百六十一名教師,調查去年的暑假生活情況。   結果顯示,中學教師評價暑假生活,較小學教師負面。有近四成中學教師表示,自己在暑假期間,未能獲得充分休息、未能與家人享受假期,或者兩者都做不到,對於這三個選擇,有二成五小學教師表示同意。當中有五成的中學教師表示,暑假時處理的校務主為補課,三成中學教師,則主要回校當值。  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認為,中學生面對公開試,教師壓力較大。調查進行期間,適逢公開試轉制,競爭激烈,中學老師備受壓力,加緊在暑假補課。通識科老師曾玉萍舉例,多年前遇到一個學生,赴考前一晚八時來電求助,她花了四個小時解答對方的問題。   她形容,教師要「二十四小時候命」,即使下班,也要以學生的成績為依歸。她分析,暑假補課的效用不大,因學生暑假期間較懶散,天氣炎熱又會影響專注力。對於中、小學合共有六成六的受訪者,希望在暑假連續放假二十八天,香港女教師協會周蘿茜稱,這反映教師整體壓力大。   她促請政府設立標準工時,老師一周工作四十至四十八小時不等,校方則分批讓老師在暑假期間,有較長的連續假期。她又表示,教師值得獲連續的有薪假,有老師改簿量多,要像自由行般,拖行李箱帶作業回家工作,而教師得到充分休息後,會有愉快的教師,有愉快的學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