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
業績公布大會
留學交流站 之 分享與共存
上星期有機會回到母校參加一連串畢業周活動,包括一年一度的學校「業績公布大會」,畢業彌撒和音樂會等。各活動皆邀請所有家長出席,所以氣氛多是熾熱和愉快的。當中最重要的活動不外乎是年度報告大會,當中校長和校董會分別向家長報告學校過去一年的活動和成績,以及學校在未來學年的發展。每年的大會都旨在於先向家長交待邀的學費用到哪裏去,其次就是希望能穩定他們在未來對學校的信心。
過去我都挺享受這類發布會的,一來可以一次過知道過去一年的種種,然後詳聽當事人,即校長講解未年各活動的意義和種類。然而,今年適逢母校大裝潢,整個校園大改,當中有兩項新改動,讓我首次對母校產生猜疑的感覺。
一,學校宣布新的低年級宿舍(Junior House),每間雙人房都會有獨立浴室,而每一層皆有各自的學習室,好讓學生在功課時間沒有藉口在宿舍裏跑來跑去。我不喜歡這兩個新設施,原因是因為我認為它剝奪了寄宿學校最重要的兩個要點,一是分享,二是共處。
獨立浴室聽上去是一個方便學生的設備,但問題是有需要嗎?的確,低年級學生都有權利享受私人空間,但私人空間從來都不應用是是寄宿生活的主題。年紀輕輕是學習和別人共存的最好時機,更是寄宿學校最大的特點之一。記得當年寄宿期間最有趣的經驗之一,是半爭半推的和幾個同學一起在寒冬中跑去浴室。除此之外,還有和五、六個同學同住在一大房間裏,每天早上互叫對方起床,並等齊人才一起下樓吃早餐的回憶。課餘的時候,又可以和整間大房的人一起走到另一間大房串門子,所有人閒閒的坐在走廊裏,閒閒的談天說地,時間就這樣飛快的流逝。
你問我,難道未曾想要私人的空間嗎?當然有,也渴望着有,但誰不是?誰不想?只不過在有限的環境裏,大家都會被逼着互相忍讓和體諒。更何況,當全世界都在做同一樣東西的時候,大家就自然不會覺得有問題,更不會質疑缺乏私人空間的問題。被逼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,難道不算是委曲求全?這種想法只不是是其中一個思考的角度,從另一角度看的話,便可理解也許所謂的私人空間等追求,皆是額外和不必要的渴求。若不給予過多的選擇,就不會有這類其實不需要的追求。
不給予學生多餘的選擇,讓他們學會在有限的資源下好好生活,互相體諒並共存,是寄宿學校一大特點之一。獨立浴室的問題不在於它的奢華,而是它剝奪了的訓練。若追求酒店式的生活環境,寄宿學校絕對不是適合你的選擇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