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5月28日 星期二
路邊坐位
路邊坐位
上個月前往英國實習,享受了一段美好時光。回來後有同學問我,她想知道搭飛機,機上座位位置名稱。她只知道窗口位,英文叫 window seat,那麼,路邊位英文叫甚麼?中間位又叫甚麼?答案分別是 aisle seats 以及 middle seats,我坐的是窗口位,可以看到風景。
不知從何時開始,在本地乘搭公共車輛,大家都不喜歡坐在窗口位,一上車便佔坐路邊位,令到後來者上落都十分不方便,有些人則將自己的背包,放在窗口位,霸佔多一個坐位。這都是缺乏教養的事,可幸在校園公交車上,是很少遇見。
撇開道德與禮貌不談,安全性也值得研究,很多車禍傷者,都因為意識不足而受傷。據有關部門驗證,時速50公里汽車,一旦發生正面碰撞時,體重20公斤的兒童,在沒有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,其自身的衝擊力超過1噸。而時速達到70公里時,其衝擊力可高達3噸。以下兩起事故,為乘車安全敲響了警鐘。
事故一:一名男士開車旅遊途中,在通過一路口時,突然發現前方有行人橫穿馬路,情急之下一個急剎車,坐在前排的兒子,一頭撞在擋風玻璃上,臉上當即血流不止。事故二:一輛計程車和一輛客車相撞,一名女孩因坐在前排,被撞飛出車外,摔死在路邊。這兩起事故提示我們,乘車安全問題要警鐘長鳴。俗話說「車行萬里,安全第一」,如何保障乘車安全,應引起廣大家長和全社會的高度重視,教育我們乘車「要與不宜」。兒童專用座椅,得到愈來愈多的家長們的青睞。
由於一些副駕駛座位的安全帶,是專門為成人使用而設計的,兒童乘車也不宜坐在副駕駛座位上,即使副駕駛座位裝配有安全氣囊,由於兒童肌肉骨骼,較成年人脆弱得多,一旦汽車安全氣囊張開,其產生的衝擊力也有可能造成兒童胸部骨折、窒息或頸椎骨折等嚴重問題。
由於孩子坐姿較低,懷抱孩子時,兒童頭部剛好在成人的胸部位置,車輛即使在時速20公里的情況下發生碰撞,孩子自身產生的衝擊力,也會重得像一台冰箱,家長根本無力也無法,及時給孩子提供保護。一旦發生猛烈碰撞,家長的胸部會自然向下壓,猛烈壓向孩子的頭頸,還可能在慣性和衝擊力的作用下,對兒童造成擠壓傷害。
此外,還要特別提醒廣大汽車消費者,駕車切勿超速行駛,一旦汽車以180公里以上的時速行駛時發生碰撞事故,任何安全措施,都將無法保障車內人員的生命安全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