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6月5日 星期三
學習自強不息
學習自強不息
歲月匆匆如白駒過隙,蟬鳴荔熟下踏入學期尾聲,欲雨還晴時迎來期終考試。在今年九月學年開始之際,老師已在課堂中,與同學們以古語「自強不息,厚德載物」共勉。「自強不息」,是一種人生態度,也是生活的方式,更是一種學習態度。
強調的是一個人,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立足,於對自己的認同,對自己的一種欣賞,對自己的一種鼓勵,對自己的一種期望。只有這樣,我們的人生,才會實現更大的價值。易經這句說話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。意思是說:天道運行,四時更替,萬物生養變滅,有其恆常持久的道理與規律。
周而復始,勁健周全,君子要效法這種精神,培養積極奮發、勇猛精進的豪情與意志,開創日新又新、生氣蓬勃的人生。自1914年著名學者梁啟超蒞臨學校,作「君子」為題的講演後,清華大學即以「自強不息、厚德載物」這八個字作為校訓。
香港富商李嘉誠在2005年,於汕頭大學商學院發表「管理的藝術」的演講中,亦提到:「有時我很驚訝地聽到,今天還有管理人以「勞累」為單一賣點,『天行健、君子以自強不息』,自強不息的方法重要,君子的定義,也同樣重要,要保持企業生生不息,管理人要賦予企業生命。」
胡錦濤主席2005年,在美國耶魯大學演講時表示:「中華文明歷來注重自強不息,不斷革故鼎新,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」。這是中國的一句千年傳世格言。中華民族所以能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,生生不息,發展壯大,歷經挫折而不曲,屢遭坎坷而不餒,靠着就是這樣發憤圖強、堅韌不拔、與時俱進的精神。」
中國總理溫家寶2006年出訪澳洲時,面對當地華僑動情地說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;地勢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。我們中華民族就是靠着自強不息,靠着團結和包容,靠着吃苦耐勞,艱苦努力,才能夠在自己國家,在世界各地立足。」
儘管名人的詮釋各有發揮,但無論如何,這句古訓提倡的積極人生哲學,總是值得我等學生們所牢記的。個別發展是趨勢,有個真實發生的事例。同在年宵攤位擺檔,同樣集資三、四萬元,結果是有人蝕掉,有學生則能獲利而回。同樣資本和經營模式,但得出的結果截然不同,這不是值得我們深思麼。如何考慮每一個細節,一步一步達到既定的目標,中間是有許多文章可做的,而成功或失敗往往只是一線之隔而已。
大家要記着的是,總不能憑一己之力便可達到目的,必須要善於處理人際的關係,在這方面,易經中緊接着「君子以自強不息」的下一句就是「地為坤,君子以厚德載物」,也就是說要有容人之量,順應自然,責己以嚴,待人以寬。善於審時度勢,在學習中發揮團隊精神,避免那種目光如豆、高傲自大、心胸狹窄的表現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