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

父母的英語15/11

  望子成龍,是天下父母之常情。語言文字,是人與人溝通、與外界接觸、與世界接軌的最主要途徑。怎樣才可以協助學生,逐步掌握這媒介,開拓浩瀚無邊的文字世界,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呢?學習語文並非如一般人所想,一定要透過學校進行的。

  實際上,從子女嬰兒期開始,家長就可以為孩子,營造有利語文學習的環境,從而提高他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,幫助他們打好語文基礎。 語文學習可概分為聽、講、讀、寫四方面。今日集中和大家討論,父母可如何透過閱讀和寫作,來幫助子女學習語文,同時適用於母語和外語的學習。

  《紐約時報》有評論文章,撰文者講述,她參加一個中產家庭的生日會,會場內的幾對父母,都不肯跟孩子說廣東話。當作者跟孩子說廣東話的時候,那個四歲的小孩,就像見到想侵犯他的怪叔叔一樣,大叫No、No、No。

  之後,男孩的母親就煞有介事的,以純正的港澳式口音英語,逐一向孩子簡介桌面上的食物。中產家長們,對此評論文章的作者說:「你一定離開了港澳,不明白,要在港澳入讀國際學校,競爭很激烈,如果不從小要他們在英語語境中,就會被比下去。」

  有時候父母們亦承認,他們的英語不甚了得:「有一次,我想叫我的孩子,扣好衣服的鈕扣,不會說,就打電話去問朋友。」總之無所不用其極,務求子女們學好英語。

  多年前,我任教的學校,醞釀要中文教師,用普通話上中文課。我的心涼了一截,但沒有說甚麼。不在其位,不謀其政。我只會說,如果你真的相信「我手寫我心」、「多聽多講,一定對學語文有幫助」這兩句說話,你的邏輯思考,一定不太好。

  如果真的是用普通話教中文,孩子的中文就更好,那就隨便請一些北京的市民,來港澳所有中學,教中文好了。教育是學問,如何教、怎麼教,孩子才會變得更好?需要的不只是制度、語境這些表面工夫,而是要天天練習,秒秒記緊,不可即時下載的修養。

  我在不少港澳的大商場,見過一些中產家長,以港式口音,跟他們的孩子對話,孩子對父母的記憶,就是一個詞不達意、言不由衷的成人。敢問一句,情何以堪?自己母語是粵語,英語又不特別好,何苦要遺害下一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