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期提到,英國政府為了平衡公立學生和私立學生的入學比例,半強迫大學錄取一定數量的公立學生。這種收生準則,在我眼中看,根本是一個不公,歧視私立學校學生的做法。噢,原來以後我們的孩子報大學,除了成績緊要外,「出身」也很重要。我們常說的甚麼一分耕耘一分收穫,不就和這個準則互相矛盾?
英國教育界和政府,除了在公立/私立學校的入學比例方面常常吵架外,在高考制度方面也常持不同的意見。眾所周知,高考的成績對學生入甚麼大學有很大的影響。雖然英國學生報大學時,除了老師預測的成績(Predicted Grades)外,也有老師寫的推薦信(Reference Letter)和學生自己寫的自薦信(Personal Statement)作參考,讓大學看得到學生的本性和讀書態度,再從中挑選精英。你也許會說,這樣的制度真好,成績、性格、操行都一併列入考慮因素,西方國家真的不同,不會像亞洲國家那麼勢利只看成績。沒錯,如果這三方面的影響力真的是平均,那的確是最理想的選生制度。然而,這選生標準只是我們夢想中的理想國度,在現實世界裏根本不能如此理想的實行。
先說老師寫的推薦信,你知道嗎,早已有教育界人士說過是多此一舉的東西。無他,老師寫的每封推薦信,都是寫滿學生的優點及長處,會說他們缺點的就不是推薦。老師寫推薦信,就是把學生當成一件要推銷的貨物,把他所有的功能和特別之處寫出來,以圖吸引「買家」的注意。這些推薦信對大學負責收生的老師影響力不大,純粹是因為他們自己都不會有機會見這些高中生,學校的老師想把他們寫得天上有地下無也可以。
有機會親自和學生面試的大學就當然不同,在這些情況下,大學的導師的確能根據推薦信去和學生聊天,但這類面試機會只有牛津劍橋等大學有提供,其他的,也只有報醫科的學生有面試的機會。換言之,老師的推薦信只對少數學生有幫助。
再來談學生自己寫的推薦信。其實英文的原文翻譯是「個人聲明」,原意就是要學生自己為自己辯護,用一張A4紙向大學導師說明為甚麼自己會報這科,和自己有甚麼過人之處,去說服大學收他。這種自薦信其實和老師寫的那封異曲同工,都是硬Sell學生優點的。當中最不同的是,自薦信給學生一個機會去講述自己有多熱愛他選的科目。是,一定要是熱愛,看不出你熱愛那一科(passionate about the subject)的話,大學導師為甚麼要給你一個學位?這封自薦信的影響力稍微比老師寫的大,是因為每個學生的性格和寫作的文筆都不同,所以這些自薦信都多了些個人性格在裏面,參考度自然會高一些。
就這樣看,入大學的程序和制度好像相當直接簡單,下星期我再跟讀者解釋為甚麼在這樣簡單易明的制度下,英國高中生入大學仍然變成一場亂戰。
2010年8月22日 星期日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