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

地理學會

地理學會   地理學會是校內同學組成的學術團體,目的在促進地理研究之發展、提升地理研究之合作、增進地理研究之討論,以及推廣地理教育等。早前超強颱風海燕橫掃菲律賓,令到校內的地理學會,一時風行起來,趁着風暴消息,吸收了很多新知舊雨。   「海燕」吹襲菲律賓時,據報道指風暴潮一度達5米,將沿岸城市淹浸。地理學會同學們發問得最多的是究竟甚麼是風暴潮?熱帶氣旋最危險的地方,除了破壞性風力和持續降雨外,還有風暴潮。風暴潮跟海嘯一樣,是指海平面突然上升,把沿岸低漥地區淹浸的現象。海嘯的成因有許多,例如海底地震、火山爆發或山脈塌下,引致海水出現波動,然後向四方八面傳開。海嘯影響的範圍可以非常廣闊,例如日本「311」地震引發的海嘯,一度影響夏威夷及美國西岸地區。風暴潮的影響範圍,則相對比較小,但情況一樣可以很嚴重。   由於熱帶氣旋,是強烈的低氣壓系統,中心氣壓非常低,海平面因而上升。當熱帶氣旋靠近時,如果風由海洋吹向陸地,海水便吹向沿岸地區,造成水浸。假如當時正值漲潮,甚至天文大潮,情況會更加嚴重。今次菲律賓風災,颶風將房屋摧毀,居民失去安全地方躲避,風暴潮淹至,便造成大量傷亡。   9月份超強颱風天兔襲港時,天文台一度發出預警,指假如天兔在香港南面掠過,可能引起嚴重風暴潮,背後的理據,跟今次海燕相同,幸好香港避過一劫。香港對上一次受風暴潮影響,是2008年9月強颱風黑格比襲港。當時黑格比在香港南面掠過,大埔錄得最高水位達3.8米(風暴潮1.8米),維多利亞港最高水位亦有3.5米(風暴潮1.4米),造成大澳、西環、杏花邨等地區出現水浸。當時維多利亞港水位,也是自1962年颱風溫黛襲港後第二高紀錄。   國家地理學會,是一個於1888年1月27日,在美國正式創立的非營利,科學與教育組織。該學會的創立是在當年1月13日,由33位初期創會會員,決議創設目的在於「增進及普及地理知識」,在經過兩周左右的討論後正式確定該學會的成立,我校的地理學會,也以該會作為學習對象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