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8日 星期二
四診合參
四診合參
早前在參觀跟診實習時,老醫師非常注重脈診,但是並不以脈診來炫惑病患。每次的診療,一定是先脈診約3到5分鐘,然後口述脈象,如果是精彩,而有教育價值,則由助手先立脈案,詳細說明脈診6部的關係,和可能的轉歸,如此一番周折,再由病患敘述病情,最後綜合病人望診問診,與脈診做出結論。
如果脈症不相合,就提出觀點討論,然後歸納出一個證候,再以此開立處方。因為過程繁複,所以一個上午看診,如果超過30個病人,助手就會忙得一蹋糊塗,因為每次病歷,好像寫文章一樣,書寫速度要和講話一樣,更不能潦草。脈診的重要性,可以簡單的說,是反應體內複雜的臟腑,各自變化和相互影響。
根據文獻,中醫脈學始於扁鵲,秦漢時期黃帝內經的《靈樞》及《素問》,則奠立了脈學的基礎。一般人認為把脈很神奇,也很難理解,為其實這是古人經驗的累積,古代中醫看病結合了人體、生命和宇宙的奧祕,順應着大自然與人體的關係。
「脈診」只是中醫四診中的一診,不能單靠此就斷病開處方,應該綜合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四診。「望」診,是望病人形體,面部的氣色,舌苔、舌質等。「聞」診是從病人語言、咳嗽聲音,以及人體內的氣味,來了解內在的病情。
「問」診是可以知道病人的生活習慣、起病的過程,和病人陳述痛苦情況。最後再「切」脈,以診察體內一切變動情況。所以四診合參的原則,就可以明白病人整體的變化。中醫歷經了5000多年,有很多的經驗,有的藥方確實很有效,但到現在流傳下來的愈來愈少。
古代中醫很多都是家傳的,只傳兒子不傳女兒,若兒子不學醫術,或醫者的學生,不是醫術品德很好者,則至死也不傳,因為歷代醫家,很重視醫德修養,尊重職業道德,他們多認為醫生是濟世救人,不能靠醫術來發財,醫者若未具視病猶親、仁心仁術的胸懷,怎能為民造福祉呢?
累積數千年的「脈診」博大精深,根據脈象的變化,可探測人體臟腑的氣血、陰陽、生理與病理的狀。現代雖有人倡導用脈診儀等機器,代替醫生的手指來診病,並標榜其測定精準。但人的手指,還是最靈敏的。而且中醫強調「望、聞、問、切」四診合參,必須相互參考,互相配合,才能正確診斷,絕非只靠一部儀器,或一種方式,即能判讀所有的疾病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